|
一别42载,我们想念您——周总理的最后岁月
专栏:
公司新闻
发布日期:
2018-01-09
阅读量:
7666
来源:
公司新闻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路那样长,人那样多, 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 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十里长街送总理》 ![]() (1898~1976) 四十二年前的今天,长安街上,站满了男女老少,泪流满面,为一生为国为民而操劳的周总理送行。 四十二年后的今天,让中国网带您一起回顾这位共和国总理的一生,一起缅怀我们敬佩的周总理!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这是人们抬着周总理画像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1976年1月11日,首都百万群众,泪洒十里长街,极其沉痛地悼念敬爱的周总理。这是安放周总理遗体的灵车通过天安门。新华社记者刘少山 摄 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日理万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离去,骨魂洒向祖国大地,身后没子女也没财产,却有十里长街百万群众洒泪送别。 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曾评价的:“周恩来付出的爱最多,他得到的爱也最多。” 周总理代表中国走上世界舞台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严峻的国防形势,周恩来即于1950年6月明确提出:为了保卫我们民主、独立的国家,就不能不加强我们的国防。 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一边协助毛泽东同志组织指挥抗美援朝,一边下大力抓水患严重的淮河治理和全国铁路的修复。周恩来为新中国国防建设,建立了卓越功勋。在国防建设方面,他把军事斗争、国防建设和外交斗争有机结合在一起,边组织和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边领导我国的边防、海防建设,还领导军工生产,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推进国防现代化。 躲过了“克什米尔公主号“的暗杀事件,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不愿错过这次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绝佳机会,不畏艰险前往印度尼西亚出席万隆会议。 周总理力挽狂澜,将中国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理念宣告世界。 总理曾说: (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 1957年,建军三十周年之际,人民海军举行了第一次海上阅兵。周总理身穿中山装,登上检阅舰。阅兵式后,总理挥毫写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同志们,希望你们为建立一支更加强大的足以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的海军而奋斗不息!”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空军一号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尼克松总统激动地说:“总理先生,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你们伟大的国家。”周恩来总理说:“总统先生,非常欢迎你到我们的国家访问,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我们有25年没有交往了!” 尼克松访华时,曾随身带一个“黑匣子”。周总理一眼就看上了,而听到工作人员说“天上现在还没有我们中国的通信卫星”时,总理沉默了。 这件事,就此挂在了他心上。 直到1974年5月19日,总理写了生命中最后一个批示,督促有关部门作出我国卫星通信工程规划。11天后,他病重住院,此后再没回到他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前。 9年后,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横空出世。 周总理的最后岁月 1972年5月18日,周恩来前往北京机场,欢送来自非洲的索马里贵宾西亚德一行。镜头中,周恩来依然那样目光炯炯,神态自若。 但人们不会想到,正是这一天,来自北京和各地医院的专家们会诊确认:他患了膀胱癌。 面对癌症的威胁,周恩来这样告诉自己的医生: “我配合你们,但是你们也要配合我。” 这时候的他还有太多的放不下。 1974年6月1日,这一天是儿童节,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庆祝着自己的节日。可就在这一天,周恩来总理离开了他的办公室,离开了西花厅,离开了中南海,离开了他工作和生活了25年的地方。 此后,周恩来总理一直住在305医院。 住院一个月后,新华社发布了一条周恩来总理在医院接见外宾的消息,全国人民才知道,周总理病了。 在医院里,周恩来总理还经常找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等人谈话,支持他们的工作。在住院期间,周恩来总理依然是那样的繁忙。 这期间,他甚至还曾抱病飞长沙。这次到长沙,身患绝症的周恩来总理说了一句话, “既然把我推上历史的舞台,我就得完成历史任务”。 1975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周恩来总理抱病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那是他26年的总理生涯中,最后一次作政府工作报告。5000余字,半个钟头,对重病缠身的周总理而言,逼近生理极限。 1975年9月7日,周恩来总理在医院最后一次会见外宾。他说:“我现在已经不能工作,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已经全面负起责任来了。”其实这时候他的癌细胞已经全身扩散。 1975年9月20日,医院将周恩来总理推上平车,准备为总理做一次大手术。在进入手术室前,周恩来总理还不忘对邓小平同志叮嘱工作,并坚持让医务人员将他扶起来,用颤抖的手签下一份文件。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时年78岁。 一别42载,今日中国,如您所愿! 今天,是周总理逝世42周年。 当年送您的十里长安街, 如今已是十里繁荣。 2018年1月1日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这是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任务后,首次举行的升旗仪式。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摄 2018年1月1日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群众观看新年第一次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这是2017年3月5日拍摄的北京天安门城楼和长安街。新华社记者张铖 摄 如今, 共和国早已不在夹缝中求生存,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让世界看见了不断强大的中国。 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为全球经济繁荣提供中国路径, 我们做到了总理所盼。 新时代, 我们依然自信: 共和国的声音将更加铿锵有力! 时光流转一甲子, 纪念建军90周年, 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沙场点兵, 我们“敢于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首艘国产航母挂满红旗下水, 蛟龙入海, 见证着中国奇迹。 如今,我们的前沿科技不胜枚举: 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中国高铁成为“中国名片”…… 中国航天让世界瞩目: “慧眼”卫星遨游太空, 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 量子通信领航全球, 北斗卫星全球组网…… 从无到有, 一发不可收拾。 ![]() 如果能时空对话, 我们多想告诉总理: 2020年 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 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已然绘就。 共和国的千千万万个地方, 就像延安一样, 粮食翻了一番又一番, 面貌变了一轮又一轮。 如果能时空对话, 我们多想告诉总理: 山河犹在 国泰民安 这盛世 如您所愿 |